| |||||||||||||||||||||||||
个人简介 |
王平,1977年生,太阳集团tyc4633教授,博士生导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文物无损检测及安全溯源”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无损检测与评估、传感技术与传感网络、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开发。
2004年于东南大学获“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与射频技术。2005年~2008年,作为首要技术开发项目负责人参加上海铁路局“铁道客车轮对与轴承运行状态监控装置”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获得上海铁路局范围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高速铁路钢轨集成电磁检测技术的仿真与实现”(该项目获得优秀结题)、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电磁成像技术的高速铁路钢轨检测系统开发”等资助,担任项目负责人。2010年,担任航空基金“飞行器金属结构裂纹腐蚀感应- -热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担任上海铁路局“高速铁路重点区段安全监控”、“基于巴克豪森原理的无缝线路温度应力测试系统”、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基于电磁原理的风机齿轮材料状态检测设备与评估方法研究”等项目负责人。2011年,参与欧盟国际合作项目(FP7)”风力发电场安全监控”。2015年之后,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钢轨接触疲劳及裂纹多物理高速巡检监测技术攻关和仪器研发”,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并参与 “材料损伤电磁无损检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仪器研制”、“高性能合金钢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研究”、“微弱电信号精密检测及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202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磁化过程和磁致伸缩电磁超声的铁磁性材料应力及微观结构、机械性能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一步针对铁磁材料无损检测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2022年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7年和2018年所指导的学生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项,以及2018年中俄工业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
近年来,研究获得发明专利二十余项,SCI论文40多篇。担任NDTE等多种国外高水平期刊的审稿人,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应力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文件编制和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光电测量标委会委员、CSTM科学试验标准化领域委员会/工业现场试验表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多个企业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技术应用方面,实现了钢轨全尺度、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检测,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课题组承担开发的GTC-80大型钢轨探伤车在济南、武汉等路局年均检测里程每辆超过1万公里,并于2022年获得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戴琼海等六位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协会无损检测分会理事长沈功田教授领衔的评价组的鉴定,并获得2022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所研制的电动式双轨探伤车通过铁科院的检测;研制的钢轨监控装置在南京、苏州、武汉、西安等多个地铁公司以及济南铁路局进行应用推广。研制的全国首台套钢板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系统在宝武集团宝日冷轧钢板厂、武钢、湛江、马钢推广应用。合作研制的全国首台套全板面全超声波板材探伤系统以及全国首例钢厂铁路运输智慧化轨道探伤系统在南钢应用,并于2023年4月获得中钢协组织的王海舟院士领衔的评价组的鉴定。
领导的项目团队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武集团、南钢集团、中油集团、上海铁路局、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江苏特检院、神州高铁集团、主导科技、神华集团、西安地铁、南京地铁、英国Newcastle大学、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等均有长期合作。近五年来,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过13亿元。